“三秋霜气先时至”出自宋代苏颂的《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》。
《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》
宋代 苏颂
闻说羌戎出塞行,征人才听泪交横。
三秋霜气先时至,万里乡心半夜惊。
子野踞床思逐弄,季长卧邬亦牵情。
阕终更想关山月,不惜新辞记旧声。
《又和月夜理笛答晤见寄》是苏颂创作的一首诗词。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、诗意和赏析:
听说羌戎从边塞归来,征人们只能含泪相交。初秋的寒霜先来袭,千里乡情在半夜惊醒。子野躺在床上思念着远方,季长卧在乌鸦栖息的村庄,亦深深被情感所牵绊。诗人结束了诗篇,却更加思念起关山明月,毫不吝惜地用新词表达旧声音。
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情景,表达了征人们在离乡之际的离愁别绪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。诗人通过描写寒霜降临的初秋夜晚,以及征人们在半夜惊醒的场景,深刻表达了征途中的艰辛和思乡之情。诗人还以子野和季长两个人物的形象,展现了他们对远方和家乡的思念之情。最后,诗人不忍忘怀关山明月的美景,用新的词汇来表达对旧声音的追忆。
这首诗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征战和离乡的情感,展现了苏颂独特的才情和情感表达能力。诗词中运用了多种意象,如羌戎出塞、秋霜气、乡心惊、关山月等,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征人们的内心体验。通过对子野和季长的描写,诗人将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,增加了诗词的情感厚度。最后,诗人以关山明月作为诗词的结尾,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,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思考。
整首诗词以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交融的方式,展示了征战和离乡的辛酸与思乡之情。它既是对征人们的劳苦付出的赞美,也是对家乡和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追忆。苏颂通过这首诗词,以细腻而深情的笔触,展现了他对人情世故的独到洞察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,使人们在阅读中沉浸在离愁别绪和对家园的眷恋之中。